“春蕾”,在蔚蓝天空下美丽绽放
——探寻西部战区空军8名“蓝天春蕾女童”军官的成长轨迹
来源:解放军报发布时间:2016-03-16 08:28
玉卓玛与被资助的贫困学生在一起。安小惠摄
3月,天山脚下仍白雪皑皑,首都北京已绿芽破土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西部战区空军驻疆某基地通信站代理连长米合伦沙·阿不都此时步入北京人民大会堂会场。想起2013年两会期间受到习主席接见时的情景,这名身着“空军蓝”的维吾尔族女上尉眼眸里闪烁着自豪。
“我是所有‘蓝天春蕾女童’的代表,是被空军特招入伍的姐妹的代表。”米合伦沙·阿不都深知,在西部广袤碧空下,同样因空军“爱心献春蕾”活动改变命运的哈萨克族、藏族、锡伯族等少数民族的姐妹,希望通过自己传递对党和军队的挚爱,展现大家在爱的阳光下努力绽放的美丽坚韧。
空军自1994年发起“蓝天春蕾计划”,帮助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近万名失学女童重返校园,使她们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,并将其中一部分人特招到部队悉心培养,成为民族团结的种子、家国大爱的种子——
因为回报“空军蓝”的爱,她们努力传递爱
藏历火龙年来临之际,正是雪域高原最寒冷的时节。而拉萨西郊一间简陋泥土房里,却一大早就洋溢着欢喜温暖。
驻藏空军某场站政治处藏族女军官玉卓玛,来到海淀小学五年级学生益西洛珠家中,给他送来“爱心”资助款和学习用品,询问他的学习情况。随后,玉卓玛马不停蹄赶往阿活、白马、索曲和丹珍几名同学家中。她要赶在年前把爱传送给自己资助的5名小学生……
“报恩‘空军蓝’,回报家乡。”在这名出生于西藏当雄牧民家的女军官心中,关爱贫困儿童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。
卓玛,藏语意为“仙女”,但这个平日里笑容灿烂的仙女般的藏族姑娘,却有着不幸童年。她出生不久父母因病相继去世,4岁时被收入微薄的邻居平措边巴叔叔领养,是“蓝天春蕾计划”资助她从小学上到高中,直到考取陕西咸阳的西藏民族学院。
2011年大学毕业,恰逢空军特招藏族女军官,她不假思索报了名。接到通知时,激动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。
玉卓玛所在场站驻地是有名的贫困村镇。第一次跟随官兵到村里,看着贫困家庭的儿童,她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,心针扎般疼痛。
“把爱传递下去。”她详细了解失学儿童情况,对家庭贫困的孩子每月拿出部分工资资助他们。为帮助更多失学儿童,玉卓玛发动战友、朋友和大学同学,让这份爱滚雪球般越来越大……2014年,这名一直用心传递爱的美丽“春蕾”,荣获中央电视台年度慈善人物和儿童少年基金会“春蕾之星”。
她的爱心感染着部队领导和战友们,大家纷纷出谋划策,共同帮助贫困失学儿童。
索朗(中)架起了军民团结的“连心桥”。钱小军摄
因为汲取了“空军蓝”的坚韧,她们坚强面对困难
米合伦沙,维吾尔语意为“温和的女孩”。刚到部队时,这名家在新疆伊宁的“春蕾”害怕队前讲评、带队喊口令就发怵。在领导和战友帮助下,米合伦沙·阿不都茁壮成长,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,去年3月成为代理连长。
“我非常希望培养出越来越多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。”每当工作中遇到困难,米合伦沙·阿不都便想起2013年两会期间习主席接见8名基层军队人大代表时对她说的话。
她深知,自己能够当选为人大代表,缘于“蓝天春蕾”的身份,缘于特招入伍后努力资助失学女童的行动,缘于献爱心荣膺的 “中华十大女性公益人物”“全军巾帼建功先进个人”等诸多殊荣,而带兵对自己来说,依然是需要潜心探索攻克的课题。
去年底老兵复退后,连队业务骨干少,却一下分来十几名新兵要带教,训练和值班重叠交织。她找站长、政委请教工作思路,又与经验丰富的老兵讨论训练方案,训练成绩丝毫没滑坡。在荣立了三等功的同时,米合伦沙·阿不都找到了更高的追求目标。
就在米合伦沙·阿不都努力带兵时,晚她两年特招入伍的驻藏某场站政治处干事索朗,正在雪域高原处理难题。
场站驻扎在西藏最大的航空港,与多个藏族村庄毗邻而居,机场周边的电线和通信光缆穿过青稞地和房前屋后,树枝繁茂若不及时修剪,极易造成线路短路受损而影响飞行。
有一天,场站政委江书勇接到报告:“维修线路砍树枝,一些老百姓很不理解。”正在办公室呈送文件的索朗主动请缨:“政委,我跟你一起去!我懂藏语,和老百姓好沟通。”
索朗果断找到村支书米玛,谈西藏变化,谈自己这个日喀则牧民的女儿受空军资助成为军官的经历。之后,她拉着书记逐个重点人家讲道理,对确实贫困的上报场站党委,申请被部队列为精准扶贫对象。
“正像一首歌里唱到的那样,‘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’。国防建设是部队的事,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事。”索朗的执着赢得了村民理解,维修工作顺利完成。
“嫁给‘空军蓝’,更要支持‘空军蓝’。”坚韧,还体现在爱的选择。藏族“春蕾”仓决卓嘎、锡伯族“春蕾”古朵尔,单位在相隔数千里的两个雷达旅,却不约而同把美丽爱情献给了边防雷达站的汉族军官,独自承担家庭重担。而维吾尔族“春蕾”阿瓦古丽·热合曼,与丈夫吾买尔江同在一个单位为战鹰翱翔奉献着……
因为感受着“空军蓝”的力量,她们努力超越自我
“一是到美国读博搞科研;二是留在武汉人民医院干临床。”2011年夏,新疆达坂城的回族“春蕾”席红玲从武汉大学心血管专业研究生毕业前夕,导师给这个刻苦好学的得意门生规划好了人生之路。
考虑到出国费用高昂,席红玲决定回家乡新疆。导师专门打电话向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推荐她,她回疆参加完考试刚接到报到通知,空军部队打来电话表达特招意向,她当即推掉医院的工作。
“太轻率!”同学和导师埋怨她。她们哪知道“空军蓝”对她人生的影响?
从初二起,席红玲便开始受“蓝天春蕾计划”资助,2004年考取武汉大学申请助学贷款时又接续得到空军资助,直到考取研究生。
特招命令下达,她被分配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雷达某旅卫生队,军旅路从做基层军医启程。
“带上我!我一定完成任务。”2013年5月,卫生队要奔赴防区各雷达站巡诊,她向队长强烈要求。
基层雷达站驻地大多荒无人烟,但官兵甘守寂寞、忠于职守,深深感染着她。看病、上卫生保健课、做心电图检查,特招入伍后考取心理咨询师的她,还对官兵进行心理疏导……
奔波一个多月返回机关,她不顾疲惫,立即汇总心理测评数据、撰写研究论文。论文在《解放军预防医学》杂志发表后,引起各级对偏远雷达站官兵心理状况的广泛关注。
近年来,部队连续执行高原机动任务,席红玲发挥专业特长严格把控,守护官兵身体健康。“从没想到所学知识能用在打仗上!”目前,她正向二级心理咨询师发起冲锋。
把知识用于战斗力的,还有新疆伊犁的哈萨克族“春蕾”加拿古丽·奴尔太和锡伯族“春蕾”吴扎拉·古朵尔。
加拿古丽·奴尔太在大学学的是食品科学与药学,担任驻疆某旅医院营养师后,部队专门送她到空军总医院营养科学习培训。“哪个能吃,哪个不能吃,要吃多少热量,都要根据飞行课目具体把关。”从营养搭配、膳食调剂到食谱制定,她都潜心研究,“拿出最高水平,让飞行员吃得营养科学!”她给自己定下目标。
“思想工作做不好,打仗哪有精神?”武汉理工大学毕业、在某部担任宣传干事的古朵尔,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很到位。
古朵尔,锡伯语意为“花骨朵”,而在战友眼中,她却是不服输的女汉子。旅里组织条令法规知识竞赛,她主动请缨和两名男同事一同出战,硬是夺得了团体第一名;每次体能训练,她总是跟着男同志的队伍奔跑,体能测试年年全部达标……
去年,驻疆某旅组织“四会”政治教员讲课比赛,毛遂自荐的古朵尔选了如何做“四有”新一代革命军人的讲课主题。她到部队认真调研,查资料、写讲稿。比赛那天,古朵尔另辟蹊径,从正热播的电视节目《真正男子汉》的主题歌《渴望光荣》进入,一下就抓住了台下官兵的注意力。
“我的心,你的梦,我们渴望的光荣,是击败所有不可能……”古朵尔觉得,这也是“空军蓝”注入“春蕾”的生命力量、灵魂力量、前行力量。
【责任编辑:牛锐利】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