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能像教练员那样指导赛车手超车,但可以当好思想的领航员
“政治结合技术”是空军政治工作的好经验好传统,也是飞行大队教导员的工作发力点。在空军这个高技术军种,不懂技术,就意味着少了话语权。
张亚莉“没有开过快车却要指导赛车手”被善意提醒后,她反思良久:新型战机技术迭代速度加快、武器加载增多、技术研究加深,掌握这些技术对飞行员来说尚需五六年时间。对于从未从事过飞行相关专业的教导员来说,在短期能研深悟透,能够与飞行员进行技术对话,实在难上加难。
经受这次挫折,使张亚莉认识到,教导员的教,不是教技术,而应当是教方法、导方向。如果身处飞行一线的政治工作干部,不能“教”胜战之道,“导”思想之先,就失去了价值所在。
换句话说,教导员尽管不能教“赛车手”开车,但要会给“赛车手”当导航。这就要求教导员学技术既要融进去,又要跳出来,避免就技术论技术,而是通过理性思考、深入探寻,摸到其规律和机理。
规律是由事到理的跃升,也是由理到事的指导。抗美援朝期间,空军广大政治干部和军事干部一起集思广益,在空战中取得辉煌战果,便是最好例证。
知古鉴今,空军已连续3年开展“实战化训练规律大家谈”活动,广大飞行大队教导员探索实战化训练规律和政治工作运行机理,总结出很多“金点子”。
作为规律的探索者和受益者,张亚莉除了继续学习新技术,了解新知识,还养成学习飞行哲学、从规律层面为飞行员写训练点评的习惯。
翻开飞行员的训练笔记本,常常能看到张亚莉的手写评语。对飞行员张瑜把找到“不知道”作为每次训练的小目标,她点评道:“知道自己不知道,才是知道的基础。”
知规律,奠胜局。5月份,研究确定参加空军“红剑-2018”演习飞行员人选时,飞行大队教导员王辉和大队长商量,特意派出了一名没有大项任务经验的年轻飞行员。
为什么不派精兵强将上场?很多人不解。王辉却心里有数,凭着对机组资源管理规律的理解,他认为,弱强搭配、性格互补更能形成战斗力。
果不其然。演习开始,王辉所在飞行大队第一个取得战果,这名飞行员表现不俗。